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香蕉视频
于2018年获批药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点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药学一级学科下设4个二级学科,即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微生物和生化药学。本校对药学一级学科形成强支撑的本科专业有药物制剂和制药工程专业,为培养优秀药学研究生提供了生源保障。学位点于201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每年招生规模在40人左右,已经培养了近100名学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高端就业30%以上。
1. 人才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在医药企事业单位胜任药物研究、开发、生产与临床应用等领域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位获得者必须热爱祖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创新意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具备分析与解决复杂药学问题的能力。
2. 培养方向与特色
学科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领域 |
药物化学 | 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结构和活性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发现、分子设计、合成、生物活性测试和构-效关系,以及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修饰等。药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发现先导物并进行结构优化,探索和发现新的高效低毒的新化学实体并用于创制新药。 |
药剂学 | 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所需剂型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剂型设计、生产工艺、合理应用以及剂型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出的关系等。药剂学的研究任务是设计与开发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剂型。 |
药理学 |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药物作用机制的 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个方面。前者是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后者阐明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出等过程,及药物效应和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的规律。药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为阐明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支撑数据。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是一门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等来研究生化药物、生物制品的一门新学科。其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微生物药物、蛋白药物、糖类药物、核酸药物等现代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具体包括生物技术药物设计关键技术、新型成药基因与成药蛋白的鉴定、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糖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规模化细胞培养技术、天然生物药物的部分合成、传统生物药物(如中药)的现代化研究等。研究手段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化学生物学等现代生物学与现代化学方法与技术。 |
3. 基本条件
(1)教学科研条件
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WIT-人福药物研究院,配备了价值3000余万元的先进科研设备,包括高分辨率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香蕉视频
建有近20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还拥有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研究生工作站等多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同时还有5个校级研究生工作站。教学和科研平台、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均可为研究生学习、科研和工程能力培养提供必要支撑。
(2)师资队伍
学位点积极实施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拥有一批结构层次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拥有专任教师3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占80%以上,硕士生导师人数占90%以上。
(3)科学研究
2024年本学位点师生以第一单位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科研进账纵向项目227.91万元,横向项目307.55万元。
(5)奖助体系
为了保障研究生正常学习和生活,全面提升培养质量,学校及香蕉视频
有较为完备的奖助体系和制度,包括奖学金、学业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三大部分,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奖学金三大类。包括:100%覆盖率的学业奖学金(8000元/人/年,分10个月发放);不设比例的科研成果奖励基金、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三助岗位补贴、综合奖学金、优秀毕业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及干部、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研究生助困基金和专项助学金以及优秀博硕论文奖学金等。与此同时,本学位点还提供“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岗位。
4.人才培养
(1)招生选拔
2024本学位点录取生源以本校为主,同时也涵盖其他高校的生源。2024年录取硕士研究生29人,其中1人为推免学生;授予学位人数为38人。
(2)课程教学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最低总学分要求为35学分,其中最低修课学分要求为28学分(学位课22学分,非学位课6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中期考核1学分、教学实践环节2学分。
(3)学术训练及活动
研究生课程教学环节严格按照《香蕉视频
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香蕉视频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香蕉视频
研究生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和《香蕉视频
研究生教育督导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要求进行。在课程设置中注重知识结构合理性,并持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学术训练过程主要包括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会议论文、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发表学术论文、撰写学位论文等。《香蕉视频
研究生学术活动学分管理暂行规定》和《香蕉视频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责》规定了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学术训练的具体要求。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并在公开场合做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每年定期举办两次“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鼓励研究生广泛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创新竞赛、展览等活动,积极申报“香蕉视频
研究生创新基金”并按时结题。
(4)导师指导
以常规遴选和绿色通道两种方式遴选导师。严格按照《香蕉视频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及管理办法》由香蕉视频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共同负责组织实施。研究生指导过程中,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导师,视情节暂停或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新增硕导的招生资格审查按照《香蕉视频
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审核办法》执行,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方能正式招收和指导研究生,研究生的招生指标按照《香蕉视频
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指标的分配办法》实施。硕士生导师应严格遵守《香蕉视频
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责》,在完成研究生培养计划和任务、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对于成绩显著的导师,在评定先进教师、先进工作者等各类奖励活动中,予以优先推荐,并在分配指导研究生数量上适度奖励;对于不能履行指导教师职责,严重违反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者,停止其招收研究生资格,甚至取消其导师资格。2024年本学位点未出现此情况。
(5)论文质量
本学位点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和论文复制率检测的暂行办法》,对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文字复制比在20%-30%间,经修改,一周后可重新申请检测,检测后仍不符合要求者,需半年以后重新申请论文评阅及答辩;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文字复制比超过30%,本次学位申请无效,半年以后重新申请论文评阅及答辩。根据《香蕉视频
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管理办法》,学校还会对已答辩的硕士学位论文按照比例等进行抽检。对连续2届出现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检测不合格的指导教师暂停其导师招生资格2年。2024年,本学位点毕业硕士研究生38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全部获得通过,省校两级学位论文抽检均为合格。
(6)就业
2024年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毕业为38人,其中3人进入国有企业,24人进入民营企业,1人进入三资企业,其他毕业生均找到满意工作。本学位点密切关注毕业生的各项就业情况,定期开展毕业生发展质量调查。从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来看,本学位培养的硕士究生在就业中以其专业的理论知识、热情的工作态度以及突出的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学科方向特色凝练不够。未能围绕药学领域核心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形成明确的主攻方向,在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等传统优势方向与药理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等新兴交叉方向间缺乏系统性规划。其中,药理学方向在疾病机制研究、创新药物评价等领域的科研积累不足,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方向在生物制药技术、微生物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平台建设滞后,导致学科整体呈现“强传统、弱交叉”的不均衡发展态势,难以适应现代药学学科多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
2.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师资总数较少,整体规模偏小;主干教师团队整体力量较薄弱,核心教学科研团队的综合实力有待加强。尤为突出的是,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在科研项目经验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具体表现为微生物与生化药物、药剂学、药物化学等重点学科方向的带头人,以及药理学领域的学术骨干,近五年来均未牵头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过国家级科研课题,导致其科研经历与学术影响力难以有效提升。同时,教师队伍的获奖成果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团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3. 科研经费结构与成果转化效能亟待优化。香蕉视频
作为中部地区一所省属高校,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在药学领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尽管纵向经费及政府专项投入逐年递增,却仍未能与学科发展需求相匹配。在成果转化方面,近三年来,该校横向合作项目数量有限,技术转让合同金额偏低,与地方医药产业集群的深度融合不足,导致科研成果大多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尚未能有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竞争力。
4. 研究生招生质量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关键,当前仍需进一步优化。需多措并举扩大优质生源供给,一方面加大硕士推免生录取力度,选拔科研潜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另一方面提高本硕贯通及硕博连读生比例,强化培养连续性与学术稳定性。通过优化招生结构,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助力高层次创新人才产出。
三、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 凝练学科特色优势,优化学科方向。针对学科方向特色凝练不够,研究特色与优势不明显的问题,进一步梳理药学学科各方向的重点研究领域,凝练了各方向的研究特色和优势。同时,通过与宜昌人福药业等校友企业主动对接,已形成抗真菌药物、新型镇痛药物新药发现等特色研究方向。针对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平台建设滞后,拟将将微生物和生化药学这个学科方向变更为药物分析学,该方向是药学下面重要的学科方向。同时,我校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师资力量较强,科研设备齐全、研究成果丰富,可有效支撑药学学位点建设,大幅提升学科方向实力。
2. 加强人才引育,增强师资队伍。面立足学科交叉,从相关支撑学科遴选骨干教师,通过岗位调整与团队重组优化配置,补强核心方向师资,构建“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后备力量”三级人才梯队,形成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另一方面强化师资内生动力,设立专项基金;建立学术交流机制,选派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访学,组织参加学术活动,鼓励参与科研项目。通过举措提升教师素养与科研能力,支撑药学学科发展。
3. 加强平台建设,拓展校企合作,夯实研究基础。积极推进药学实验平台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整合优势资源优化平台布局,依托平台聚焦药物研发、药物分析等核心学科方向,系统提升科研成果质量与转化效率,为学科骨干人才培养、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申报提供坚实支撑。深化校企协同,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研发中心与实践教学基地,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强化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能力,同步提升学生实践创新素养。同时,加强基础研究团队建设,通过引育并举汇聚高层次人才,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重点支持原始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全面筑牢学科可持续发展根基。